查看原文
其他

​正在消失的芯片企业

是说芯语 2023-02-02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半导体产业纵横 Author 九林

“是说芯语”已陪伴您1320天

现在,潮水开始流动,芯片企业正在倒下。

作者:九林

今年7月,一家蜂窝物联网芯片厂商倒闭,而这家芯片企业,早在2018年就交出了首个流片的NK6010 NB-IOT系统级芯片(SoC),并且在2020年,其已经完成了2亿元的B轮融资。

这家企业名字叫诺领科技,曾经立志成为“中国高通”。

而在8月份,半导体产业再次传来有公司即将倒闭的消息,是一家Arm CPU初创企业——启灵芯。而这家企业的天使轮投资方包括韦尔股份、恒玄科技等多家半导体企业创始人,并且在三个月前,刚刚宣布完成总额为6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。

两家芯片企业接连倒闭,芯片初创企业正在逐渐消失。
风潮下,多少人在裸泳?
无法留住的核心人员
对于芯片这类高壁垒领域,似乎每一个芯片初创企业的创业团队都需要深厚的背景。倒闭的启灵芯也不例外,其核心团队来自中美的主流芯片企业。曾经的总经理林葳,来自阿里平头哥美研,参与过英特尔安腾处理器和华为海思麒麟CPU的研发。

但根据官网消息,早在一个月前,启灵芯就完成了最新一轮工商变更,林葳已经不再是公司法人代表。业内多位接近此事的人士表示,启灵芯停止运营,是因为合伙人之间无法就控制权达成共识,致使融资不畅。

而同样宣布倒闭的诺领科技,在停止运营前也出现了其核心人员孔晓骅离开的情况,即使孔晓骅回应到,回到美国主要因为家庭原因,但他也同样承认,在离开诺领科技前已经与王承周有了产品规划和管理方式上的分歧。

由于团队核心人员变动而影响芯片公司的并不只这两例。AI企业寒武纪曾在3月14日发布公告称,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梁军因与公司存在分歧,目前已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。消息一出,寒武纪市值直接蒸发了36亿。

梁军不仅是寒武纪核心技术人员,还是来自华为海思的大牛级人物。寒武纪相关人士在回应媒体时表示,梁军和寒武纪的分歧在于“公司希望聚焦产品广泛落地以及抢抓机遇期,而梁军希望在技术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和钻研。”

高管的变动原因多样。除去意见分歧,部分高管开始从企业转战向高校。商汤科技前执行研究总监、计算机视觉领域专家代季峰,在7月出现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在职教师之列。

今年以来,回归科研的“大牛”不在少数。前华为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自动驾驶系统CTO、首席科学家陈亦伦;京东技术体系的最高负责人、京东AI的开路人周伯文都纷纷离开原企业加入清华大学。

或许是因为分歧、或许是想回归学术、又或许是为了回归家庭,无法留住高管是摆在芯片企业面前的现实。

心比天高,命比纸薄

半导体具有三大特性:大投资,长周期,高风险。真正的研发需要高投入长周期和相当大的风险,靠“购买”来得更快。

虽然在2010年以前,中国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,用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的话来说:“那时候我们国家的投资,在别人投资的统计误差范围之内。”

但从2014年开始,中国就注重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。

Preqin数据库的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芯片制造/设计初创公司从VC投资者那里总共获得了88亿美元的投资,是美国同类公司融资额(13亿美元)的近6.8倍。

在大量投资、融资下,中国半导体企业开始大规模增加。2020年,中国新增2万家半导体企业,到2021年10月,据企查查数据显示,我国现存芯片相关企业有8.64万家。

在需要积累经验的半导体领域,迅速增长的半导体企业大多依靠“购买”生存。

但快餐式的购买也并非“良方”。从紫光破产重组的全过程来看,正是因为持续大规模并购,加上多个芯片制造基地对资金的高需求,使得紫光背上了巨额债务。

对于某些国产芯片公司来说,持续亏损,售价近似甚至低于芯片成本,使得芯片公司挣钱的能力越来越差。“一颗芯片挣1分钱,做成产品可能挣1元钱。”扎堆做低端市场打价格战,已经在破坏市场秩序。
国产化,真的“国产”?
什么是国产芯片?实际上,“国产”芯片更多的概念应该是“由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制造”。

在半导体国产化的进程中,我们真的实现了100%国产化吗?恐怕未必。大多数初创芯片企业打着国产化的名头,却“挂羊头卖狗肉”。

据了解,某些企业在做“反向”(反向就是把别人已经开发好的片子一般都是国外的拿来解剖,再用专业的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去拍照,这样就可以看到整个芯片的电路结构,就可以抄了),因为反向需要的资金少、风险低、周期短,将做好的芯片打着“国产”的名头。

一位从业15年的芯片验证工程师告诉记者,自己所在的前公司就是靠着包装PPT,打着造中国芯的口号去拿融资。

还有很多企业为了更快“研发”芯片,会选择直接购买相应的IP,甚至直接借用国外MCU厂商IP仅仅做了一些修修补补。这样的企业,离开海外巨头的IP就难以运转。

曾有一位在电子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人士分享过,有少数购买外国IP的厂商在硬件方面会虚报参数。“国产的MCU很多自己没有模拟设计的能力,要么是采购其它家的模拟器件进行集成,要么是买IP,要么是抄的,有时候标的参数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问题。”

此外,对于国内号称“新一代”的企业也有待观察。因为从芯片行业内观察,芯片早已发展了几代人,但除了CPU、GPU以外欧美日韩所有的公司大部分都在微创新阶段。也就是设计一颗具有新功能或者改善一些参数的产品,改善一些工艺的良品率,降低一些整体制造成本,诸如此类,已经很难有革命性的变化和发现新的空白领域。

所以,面对新领域,更需要前一代的经验。例如,如果一家企业表示想要做第三代半导体,那么首先应该有做第二代半导体的经验。

从国产晶圆制造来看,晶圆制造也并非全“国产”。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虽然近年来大陆生产的芯片产值不断增多,但由大陆本土企业生产的比例却在减少。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长叶甜春分析表示,2016年-2020年中国大陆前十大晶圆制造企业中,内资企业销售收入的整体占比从44%降低到了27.7%,而余下的份额均由外企、台企贡献。

尽管已经出现许多国产半导体企业,但距离真正实现”国产“,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高融资抵不过“研发烧”
芯片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巨大,一直就是业内共识,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支出。即使有些中国企业拥有巨额的融资资金,也熬不到出头。

在半导体领域,核心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支出。哪怕如同中芯国际这类芯片巨头,在对核心团队的支出上也耗资巨大。

很多公司都付出了大量资金用于招揽和留住人才。中芯国际在2021年7月向4000名员工发放了41亿元的激励股票,其中有75.35%的股票都发放给了技术及业务骨干人员,金额近31亿。

但即使如此,近一年来,众多芯片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仍在减少。

根据Wind提取的数据,中微公司、东芯股份、聚辰股份、华峰测控、晶科能源、寒武纪-U、华润微、芯原股份-U、富信科技、中芯国际10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减少。

一些离职的员工甚至放弃了优厚的股权激励待遇。例如出走中芯国际的吴金刚,作为中芯国际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,获得了16万股的限制性股票。而依据中芯国际近日41.63元的股价,这部分市值近660万元。

此外,一些固定资产成本占比也极大。据长电科技公告,2021年其中设备购置费高达15.6 亿元,划片机计划购买130台(包括划片机和切割机),总价3611万美元。而这些成本都是无法节省的。

想要追赶技术,就需要烧钱研发,可烧不起研发,入不敷出,资金链断裂,最后终究会导致公司破产。

随着芯片企业的不断扩展,有限的市场无法容纳无限的企业。正是如此,经过市场的洗刷后,企业倒下也是正常。但问题在于,哪些企业将会倒下?对于尚且“年轻”的中国半导体企业,在融到资金后,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走下去。

现在,潮水开始流动了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 END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推荐阅读:


美国芯片法案之后:半导体企业是否“上车”的剧情还将演绎……
EDA封锁战,华大九天的“近忧远虑”
9月,美国组团围剿中国半导体
全球经济长期衰退,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
芯片投资太内卷,我今年没出一次手

芯片降价,谁在窃喜?

芯片砸在了手中,华强北的“暴富梦”也醒了

市场需求及价格分化加剧,芯片厂商几家欢喜几家愁
第五届中国IC独角兽论坛暨中国IC独角兽颁奖典礼成功举办
EDA,热、热、热!从何而来?

中国能跑出模拟芯片巨头吗?

分析师:半导体将迎来十多年来最严重的萧条
卡脖子加码,产业上游被“封喉”?






是说芯语转载,欢迎关注分享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